氫能產業革命的馬蹄聲由遠至近、由緩變疾,深圳開始積極擁抱。
5月10日,深圳市發改委官網發布《深圳市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將氫能產業納入全市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在創新載體和核心技術培育、產業空間和產業基金支持、市場場景應用示范打造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會長金曉輝分析,《行動計劃》展現了深圳搞氫能與其它城市不同。氫能產業在深圳不僅自成戰略體系,而且強勢鏈接、耦合了深圳五大產業戰略: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新型儲能產業戰略、低空經濟產業戰略、海洋經濟產業戰略、飛地經濟戰略。氫能與這五大產業戰略的耦合,在《行動計劃》中都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和運營場景的加持。
“從行業、產業看,眾多深圳企業翹首祈盼已久,這一《行動計劃》是春風,更是及時雨,對提振行業信心,增強企業活力,獲得資本青睞,把握氫能機遇具有極大意義。”金曉輝稱,深圳通過發展純電動汽車,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新能汽車之都。《行動計劃》的出臺,預示著深圳千億氫能產業提檔加速,一流汽車城擁抱電氫協同。
計劃:氫能被納入深圳新興產業集群重點培育
記者留意到,早在2022年7月,深圳市發改委就曾公開征求《深圳市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征求意見稿)》意見,并發布了結果反饋。經調整為上述《行動計劃》在日前才對外發布實施。
《行動計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氫能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碳紙、催化劑、制氫設備、儲氫裝置等關鍵零部件和裝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一批技術領先、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制儲輸加用市場機制、標準體系和管理機制更加健全,市場化示范推廣一批燃料電池車輛,建設加氫站不超過5座,建設創新載體不少于15家,推動深圳市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氫能領域國際國內標準不少于20項,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行動計劃》包含4條重點任務及12條具體目標、4條具體保障措施。
首先,打造氫能產業核心技術策源地。開展氫能關鍵技術研發;布局建設氫能創新載體;加快氫能標準體系建設。其次,打造氫能產業先進制造集聚地。建設氫能產業園區;加快推動關鍵核心零部件產業化;培育引進優質氫能企業。再次,打造氫能多場景應用示范基地。推動氫能在重載及長途交通運輸領域示范應用;積極開展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最后,打造氫能產業配套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加氫站布局建設;完善加氫站建設運營機制;逐步降低用氫成本;完善氫氣綜合輸運網絡建設。
4條具體保障措施包括建立氫能產業發展工作機制,加大氫能產業要素保障力度,加強氫能專業人才引育,健全氫能產業安全發展機制。
《行動計劃》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比如:圍繞氫能制、儲、輸、用關鍵環節,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創新載體。對符合條件的燃料電池汽車,按照中央、省、市級獎勵資金1:1:1比例給予推廣應用補貼。位于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城市主干道的加油(氣)站,具備加氫設施建設條件的視同已納入加氫站布局規劃。推動符合條件的現有加油加氣站改(擴)建制氫加氫裝置,支持新布點加油站同步規劃建設加氫設施。鼓勵在氫能產業園、港口碼頭、物流園區等應用場景豐富的地區布局建設加氫站。氫能產業納入全市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充分發揮新型儲能產業基金作用,加大對氫能重點企業和項目支持力度等等。
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秘書長張祎瑩表示,《行動計劃》的出臺通過加強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全市氫能產業發展,支持氫能科技孵化、產業化創新、多場景應用,推進氫氣供應網絡搭建,加大產業要素保障,進一步加大氫能和燃料電池在深圳的試點示范和應用推廣力度,再次明確深圳以氫能為主要抓手在新型儲能、新興產業等領域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培育新動能的重要地位。
基礎:深圳已成氫能產業核心技術與產業策源地
從全球來看,氫能產業進入產業化快速發展的全新階段。截至2023年12月,全球已有42個國家及地區發布了明確的氫能發展戰略和規劃。
而在國內,氫能政策確定性更強。我國已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并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氫能列為前沿新興產業之首,且在4月將氫能正式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草案)》。在地方層面,今年一季度,“氫車免高速費”,“綠電制氫不需取得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等地方氫能政策的落地,成為熱點。
而在深圳,氫能產業更是蓄勢待發。
據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數據,近幾年來,深圳市氫能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產業鏈上下游集合了200多家氫能相關企業,涵蓋制、儲、運、加、用各個環節,在關鍵技術研發、氫能創新載體、氫能標準體系建設方面,都執大灣區之牛耳,深圳已成為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和產業的策源地。
從優勢來看,首先,基礎研究優勢顯著。有知名院士在多個細分領域領銜氫能重大技術攻關,聚焦氫能關鍵課題、“卡脖子”技術,影響深遠,成果豐碩。
據統計,深圳氫能產業院士隊伍壯大,業內統計至少有13名院士。比如陳清泉院士在全球知名研究成果“四網四流”理論中,提出氫能在耦合、優化各種能源方面起了關鍵的作用;謝和平院士團隊曾于2022年在《Nature》正刊發表海水制氫原創性成果,破解了該領域近半個世紀的世界難題,并被評為2022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其次,產業基礎占優,產業鏈企業完備領先。深圳現有200余家本地氫能產業鏈企業,包含央國企和民企,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3家,市專精特新企業近20家,專利申請量累計超過3000件。以深圳能源、中集集團、氫藍時代等為代表的“鏈主”企業,帶動深圳氫能產業鏈企業加速打造千億規模的氫產業集群。
而且,多項技術和應用“首發”或領先。深圳氫能產業鏈企業在氫氣制取、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系統、電堆、膜電極、材料、零部件、應用全鏈條,以及設備制造、檢驗測試、產學研用融合等領域不斷深耕、創新、突破,實現多項國內外領先項目與成績。
此外,氫能應用示范場景豐富。深圳作為國家低碳試點城市,是全國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聚基地,擁有港口、物流、園區、城際交通、民用便攜式設備、儲能、低空經濟等廣闊的市場資源,氫能應用示范場景豐富。依托低碳零排放、高效率的特點,深圳市率先在交通動力、發電側能源、工業原料替代、新型應用等領域推動氫能的利用,其中以氫能示范港口、東部氫能走廊、氫能通勤大巴及海水制氫、生物制氫中試項目等為代表的示范應用,正助推深圳成為全球氫能自主創新和示范應用的高地。
建言:以“電氫協同”助推一流汽車城建設
目前,深圳氫能產業依然有不少不足、短板、痛點和挑戰。
“氫能方面,深圳具有技術、人才、產業鏈的優勢,但是到了應用運營端,相比佛山、廣州,啟動得相對晚,因為深圳現在走的是電動化路線。”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新能源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表示。
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調研發現,深圳氫能產業面臨氫氣供應及基礎設施不足、產業聚集不明顯等短板。另外,由于氫能產業配套政策遲遲未發布,導致行業風口雖勁但資本觀望者眾,應用場景需求雖大但具體扶持政策匱乏,加氫站建設意愿雖強但政策最后一公里卻無法打通。
這些問題導致深圳氫能產業的推進情況與深圳新能源汽車之都地位不相匹配。《行動計劃》此次提出了一系列關鍵性舉措,為未來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一定方向。此外,13名院士和企業、行業人士也曾準備了一份《關于加快建設深圳氫能社會先行示范區的報告》,提出一些重要建言建議。
首先,深圳應依托院士、專家背后的世界級基礎研發資源和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背后一流科研人才團隊,并發揮深圳氫能科創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構建具有全球科技競爭力的氫能產學研用高度協同的創新體系。
其次,構建“電氫協同,雙輪驅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隨著氫能科技的不斷突破,未來應當參照深圳電動汽車的成功經驗和當前國家對氫能產業的布局,選取一定比例的公交車進行試點,并在港口內外拖、船舶等領域擴大試點規模,支持氫能冷藏車、氫能泥頭車、氫能通勤車的全面推廣,通過示范推動深圳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形成“電氫協同,雙輪驅動”的深圳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格局,乘勢而上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第三,建議完善政策、資金、空間等細則配套,打造先進氫能產業集群。圍繞能源行業央國企,打造氫能新興產業價值鏈;圍繞氫能裝備及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打造氫能綠色發展服務鏈;圍繞燃料電池核心龍頭企業,打造氫燃料電池世界級產業鏈和氫能多元應用示范鏈。“三鏈”協同,推動深圳形成全球范圍內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集群。
最后,建議多措并舉,優化氫氣供應。針對氫源痛點,以“兩步走”戰略解決深圳地區氫源問題,助力產業發展提速。近期做優存量,推動工業副產氫、天然氣制氫等現有氫氣資源充分利用,推進電解水制氫加氫一體站落地;中遠期做大增量,向外推動粵東海上風電與海水制氫技術耦合,向內依托“電-氫”轉換的氫儲能模式,從深圳對口幫扶的新疆、青海、寧夏等可再生能源基地,通過綠氫醇運/氨運等方式實現“西氫東送”。